close
P1000403.JPG  undefined 

行吟急水溪畔  /李憲祈

      是命運的安排,抑或自身努力追尋的結果,讓我在年逾花甲之後,來到先祖曾經落腳的北門嶼。從族譜觀察距今不過百年,而我對這地域為何如此陌生? 緣於祖父曾在北門郡的鹽田工作,可住家卻在佳里堡,我出生時祖父已仙逝,攸關急水溪畔的鴻爪片羽皆由95高齡的母親口述,而近百年來的滄海桑田就一言難盡了。

急水溪發源於嘉義縣中埔鄉與大埔鄉交界處,上游稱白水溪,流經台南市白河區關子嶺北側,進入白河水庫淹沒區,再流至白河區南側與六重溪匯集後,湍流加速,始稱急水溪;然後又匯集另一大支流龜重溪,最終於北門區注入台灣海峽。北門區為昔日倒風內海淤淺泥砂堆積而成,因位於台灣府北方而得名。清朝時台灣南北交通以海運為主,西南沿海帆船往來安平港、鹿港和淡水港之間必經過北門嶼,此地遂成航運交通要道,可惜大約在乾隆與嘉慶年間,因超強颱風挾帶大量泥沙淤積而與陸地相連,海運路線也淤淺不適航行,北門就失去了航運的功能。道光年間曾大力發展鹽業,北門郡因此繁華一時,日治初期因廢止鹽業專賣而沒落,加上台灣內陸逐漸興建南北縱貫道路與鐵路,社會重心慢慢轉移至縱貫公路與鐵路邊的新興都市,北門人口外移謀生,頓時成了窮鄉僻壤之地。

俗話說「地瘠人傑」,指的就是北門區航運與鹽業沒落之後,荒涼海邊不適耕種,僅能捕魚為業,生計困頓只得出外討生活,這些人勤儉、奮鬥意志強,終能出人頭地縱橫政商界,在府城有侯雨利、吳修齊、吳三連、吳尊賢等人創辦的台南紡織、統一企業、太子建設等公司,享譽台灣商界,聞名全球,國人稱之為台南幫,這些創辦人都是台南北門出身的。

        北門區也是台灣新文學的發源地,早期在台南州北門郡一帶含有鹽分較高的地方,自然形成一些鄉土色彩濃厚而獨特風格的文學團體,其成員常書寫鹽村風物人情,深具鹽鄉風采情調,人稱鹽分地帶文學。從日治時期逐漸形成以後,一直不斷的傳承和發展,新詩為鹽分地帶文學的主流,日治時期北門郡被稱為「詩人之鄉」。早在民國62年,主流詩社曾舉辦「全國詩人聯誼大會」,民國65年大漢出版社舉辦「南瀛新文藝研習會」,民國68年之後,台灣文學界每年都在北門區的南鯤鯓廟內舉行青年文藝營,每次參加者達數百人,小說、詩歌、散文都在研習之列。一些著名的作家、詩人等應邀前來講學,對交流文學經驗、促進文學創作,都起了良好的作用。

我年輕時也是個文藝青年,,最美好的青春歲月都在傷痛中蹉跎了,同時也成文藝界逃兵,真是無限憾恨。今年初,在山區成長的賢侄創辦教養院有成,因緣際會到北門區設立弘能家園,擴大服務身心障礙同胞,我應徵前往挑戰職場第二春。弘能家園佔地約2000,位於北門區溪底寮,重要指標為二重港侯氏宗祠,其族親侯雨利早期曾為台灣首富,一生充滿傳奇,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。目前家園附近都還是一片農田,園區有兩棟主要建築呈L型,A棟是辦公行政區,B棟為住民院舍,每個房間衛浴設備俱全,全院舍分設三個護理站,提供住民最佳的服務品質,難怪所有的服務使用者都說讚,並稱比家裡住得還舒服。

初來時為了熟悉這裡的地理環境,每逢假日就到處跑,我特別鍾愛鹽田風光,一邊遙想著祖父當年也許就在那裏工作,一邊回味我最欣賞的兩位女作家的小說情節,;其次我喜歡尋找急水溪畔的景緻,最令我悸動的是那一片白茫茫的菅芒花,有時在服務身心障礙者之餘,心情低落跌宕,便會跑到溪畔沉澱心靈,偶或吟唱起文壇前輩許丙丁所作的菅芒花,以及白冰冰演唱「菅芒花的春天」,慢慢的整個心情就舒暢了起來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行吟急水溪ㄆㄢ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in9091 的頭像
    win9091

    win9091的部落格祈願

    win909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